杜瓦罐使用後底部發燙的原因是熱傳(chuan) 導和熱量集中所導致的。杜瓦罐通常用於(yu) 液體(ti) 的儲(chu) 存與(yu) 運輸,尤其是液態氣體(ti) 如液氮、液氦等。這些液體(ti) 的溫度極低,常常低至-196℃(液氮)或-269℃(液氦)。然而,杜瓦罐的底部發燙現象卻是由於(yu) 其內(nei) 部氣體(ti) 與(yu) 外界環境溫度之間的熱交換造成的。這一現象的核心問題在於(yu) 熱量的逐步滲透與(yu) 擴散,尤其是當液態氣體(ti) 不斷蒸發時,會(hui) 在容器的不同區域產(chan) 生熱量積累,從(cong) 而導致底部溫度上升。
熱傳(chuan) 導與(yu) 蒸發現象
杜瓦罐內(nei) 裝載的低溫液體(ti) ,如液氮或液氦,通常在儲(chu) 存和運輸過程中會(hui) 逐漸蒸發。蒸發過程中,液體(ti) 會(hui) 吸收大量的熱量,從(cong) 而轉變為(wei) 氣體(ti) 。這些氣體(ti) 通過罐口或其它排氣口釋放出去。在這一過程中,液體(ti) 的溫度雖然非常低,但由於(yu) 罐內(nei) 的空氣與(yu) 外部環境的溫度差異,熱量開始從(cong) 罐外部傳(chuan) 遞到內(nei) 部。
熱傳(chuan) 導的效率與(yu) 溫差、材料性質及其導熱係數密切相關(guan) 。對於(yu) 杜瓦罐來說,通常會(hui) 采用多層結構的真空保溫材料,降低熱量傳(chuan) 遞的效率。但即便如此,依舊會(hui) 存在一定的熱流通過罐壁進入內(nei) 部。一般而言,杜瓦罐的外部溫度接近常溫,而罐內(nei) 的液體(ti) 溫度遠低於(yu) 常溫。這種明顯的溫差使得熱量逐漸滲透,尤其是在罐底部,因為(wei) 熱量往往從(cong) 上至下累積,且底部承受的是液體(ti) 的最大壓力和蒸發過程。
罐內(nei) 氣體(ti) 的壓力變化
液態氣體(ti) 在杜瓦罐內(nei) 蒸發後,會(hui) 轉化為(wei) 氣體(ti) ,氣體(ti) 的體(ti) 積大幅膨脹。液氮的蒸發會(hui) 使得氣體(ti) 體(ti) 積從(cong) 液態的1升膨脹到氣態的700升左右。這樣巨大的體(ti) 積擴張會(hui) 導致罐內(nei) 氣體(ti) 壓力迅速升高。當壓力較高時,罐內(nei) 氣體(ti) 的溫度也會(hui) 升高。特別是在杜瓦罐的底部,由於(yu) 氣體(ti) 積聚和熱量的持續輸入,底部的溫度升高現象變得更加明顯。
為(wei) 了避免氣體(ti) 壓力過大,杜瓦罐通常會(hui) 配備泄壓閥。泄壓閥的開啟溫度通常在20°C至30°C之間,當罐內(nei) 氣體(ti) 的溫度升高到這一範圍時,閥門會(hui) 自動打開,釋放氣體(ti) ,從(cong) 而控製罐內(nei) 氣體(ti) 的溫度。然而,這一過程中的熱量釋放並不會(hui) 完全消除罐底部的熱積累,尤其是在持續使用過程中,罐體(ti) 底部與(yu) 地麵接觸的部分,常常成為(wei) 熱量聚集的主要區域。
外部環境與(yu) 底部溫度的關(guan) 係
杜瓦罐底部發熱還與(yu) 外部環境的溫度變化密切相關(guan) 。通常來說,杜瓦罐底部直接接觸地麵或其他支持物體(ti) ,這些表麵一般溫度較高,尤其是在炎熱天氣或夏季,地麵溫度會(hui) 大幅上升。而杜瓦罐底部直接與(yu) 外界接觸時,底部的溫度就會(hui) 受到外界熱源的影響。例如,假設杜瓦罐在30°C的環境中使用,罐底部可能會(hui) 因為(wei) 地麵溫度的影響逐漸升溫,造成熱量向罐內(nei) 傳(chuan) 遞,並加劇蒸發氣體(ti) 的壓力與(yu) 溫度。
通常情況下,液態氣體(ti) 從(cong) 罐內(nei) 蒸發為(wei) 氣體(ti) 的過程中會(hui) 吸收熱量,冷卻罐內(nei) 的液體(ti) 。然而,由於(yu) 罐底的直接接觸環境溫度較高,尤其是有物體(ti) 直接接觸的情況下,熱量向罐內(nei) 的輸入變得不可忽視,導致底部區域比上部區域溫度更高。這種熱的聚集作用可能使罐底溫度升高,從(cong) 而表現為(wei) “發燙”現象。
材料熱導率的影響
杜瓦罐的材質也是影響底部溫度的一個(ge) 關(guan) 鍵因素。一般來說,杜瓦罐外殼采用不鏽鋼或鋁合金等高導熱性材料製造。雖然這些材料能有效地進行熱傳(chuan) 導,但它們(men) 也會(hui) 加速外部溫度的傳(chuan) 遞。尤其在罐體(ti) 外表麵與(yu) 外部環境接觸較多的底部,熱量會(hui) 迅速通過導熱性良好的金屬傳(chuan) 導到內(nei) 部,從(cong) 而導致底部溫度升高。
例如,假設杜瓦罐采用的不鏽鋼外殼的導熱係數為(wei) 50 W/m·K,當外部環境溫度上升時,熱量會(hui) 通過不鏽鋼表麵進入罐體(ti) 內(nei) 部。而當容器內(nei) 液氮的蒸發造成氣體(ti) 膨脹時,罐內(nei) 的氣體(ti) 壓力也會(hui) 導致罐體(ti) 底部溫度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因素會(hui) 共同作用,最終導致底部區域溫度升高。
熱對流與(yu) 底部溫度變化
此外,杜瓦罐內(nei) 部的熱對流現象也可能對底部溫度造成影響。隨著氣體(ti) 從(cong) 液態變為(wei) 氣態,液體(ti) 表麵會(hui) 釋放大量氣泡,氣泡的上升流動會(hui) 帶動內(nei) 部氣體(ti) 的對流。這種流動會(hui) 使得熱量在容器內(nei) 不斷交換,從(cong) 而將熱量傳(chuan) 遞到不同區域,尤其是底部。當熱氣流不斷上升時,底部的氣體(ti) 無法完全散熱,導致底部溫度較高。